慈悲殿
⑪ 導賞點十一:銅鑄佛陀坐像三尊
這三尊銅鑄造像分別是佛教中的阿彌陀佛、釋迦牟尼、彌勒佛造型的坐像,是造自十三世紀中葉的中國,正值明朝鼎盛時期,佛像面容表情寧靜慈悲,佛身衣袍柔軟飄逸,衣褶層疊寫實。時過數百載,黃銅也依舊富有光澤,保存良好。
西藏首領釋迦堅贊在1373年宣佈自己歸降明朝,並遣使入朝,被封為灌頂國師。明太祖在爭取到西藏地區大部分僧俗首領的歸附後,實現了一系列的改革運動。在佛教藝術上就體現了漢藏傳統佛教文化的交流,明朝皇室於御用監內設「佛作」,專製藏式佛像,作為布施西藏宗教領袖之禮。明代是金銅佛像的輝煌時期,漢藏金銅造像的廣泛交流和完美融合,改變了中原地區傳統的造像面貌,漢地造像有了明顯的藏式造像特點。館藏的這三尊銅鑄佛像就說明了明代造像漢藏合璧、紋飾絢麗的新風貌。
⑫ 導賞點十二:元代觀世音菩薩木雕彩繪坐像
這尊木雕觀音菩薩是元代時期的造型,蒙古人亡宋後統治了中國九十年。蒙古統治者亦篤信佛教,但其間木雕佛像並不多見,這尊觀音留有鬍鬚,明顯是參考了犍陀羅風格的觀音法相,而此類造像亦是承襲印度的佛教藝術。在歷史上元朝乃是一個非常特別的朝代,它們的文化更偏向與中亞地域,而又是一個男性為核心的社會。於漢傳佛教流傳的女性觀音形像不同。所以在當時的文化傳承底下出現了這種使用犍陀羅風格作為觀音的男性造像風格。
由於元朝國祚較短,在世上流傳的造像較少,這尊元朝木雕觀音既極為罕見亦保存完美,實難得之至也。為研究元代木雕佛造像和佛教文化提供了有利的歷史實物,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經濟價值。
⑬ 導賞點十三:大清康熙年造銅鎏金藥師琉璃光王佛坐像
藥師佛是東方凈琉璃光世界的教主,全稱藥師琉璃光如來、大醫王佛。最早自南朝宗孝武帝始傳入中國,後經唐玄奘重譯《藥師經》後,藥師信仰日漸隆興。
這尊銅造藥師佛坐像,造自大清康熙年間。尊像結跏趺坐,螺發高髻,寶珠頂嚴,眉間白毫,垂瞼下視,嘴角微揚,雙耳側立,面容莊嚴慈悲。身著右肩半披式田相格袈裟,魚尾型衣角從左肩垂落,袈裟以單雙線交織出田相格的紋理,緄邊以圓珠與雙線鏨刻細緻的花紋,顯出如絲綢般細膩的質地。
藥師佛右手下垂,手心向外,結予願印,可使眾生所求之願得以實現,下乘圓型仰蓮座,雙層蓮瓣錯落排列,花瓣尖微微翹起,弧度柔美,仿若一觸可被折落,令人心動,蓮座上緣飾一圈連珠紋,珠粒顆顆分明。造像面部端正,有如少年般榮光煥發,飽滿壯碩的軀體與四肢整體線條流暢,富有韻律感。四肢比例協調,袈裟華麗貼體。整尊造像有一種華貴、雍容、瑞氣祥和的氣象,是銅造像中的精湛作品。
⑭ 導賞點十四:唐代木雕彩繪觀世音菩薩坐像
觀世音菩薩,又譯為觀音菩薩、觀自在菩薩。在早期的佛經中,多直接自梵語「Avalokiteśvara」音譯,南北朝姚秦時的鳩摩羅什法師譯為「觀世音菩薩」,唐代玄奘法師等譯師則譯為「觀自在菩薩」。
大乘佛教佛經稱某些菩薩在遠古已成佛,祂們以大慈悲心,為度眾生以示現菩薩形象,倒駕慈航、再迴入娑婆,重入世間教化救苦。觀世音菩薩即是其中之一。佛教經典上會所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心廣大,世間眾生無論遭遇何種災難,若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菩薩即會尋聲赴感,使之離苦得樂,故人稱「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為佛教中知名度最大的大菩薩。所以觀世音菩薩是東亞民間普遍敬仰崇拜的菩薩,在各種大乘佛教圖像或造像中觀世音菩薩像也最為常見,而且種類繁多,變化極大。
館藏的這尊觀音菩薩造像面相長圓,眉彎眼長,雙頰豐腴,嘴角含笑,形貌親和。梳三環高髻,肩披天衣,身飾繁複華麗的瓔珞,衣帛翻轉流暢,線條靈動,製作精美細緻。時過千載,也能清晰看見色彩雖然在傳世的過程中失去了一隻手,但依然不失靈動。